作者:中譽鼎力時間:2019-04-04
如果您想了解我們的產品,可以撥打我公司的銷售熱線或點擊下方按鈕在線咨詢價格!
立即撥打電話享更多優惠:18336065555
陜西省綠色礦山建設管理辦法(試行)
章 總 則
條 為面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工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礦產資源法》及有關法律法規、《土資源部 財政部 環境保護部 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 中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土資規〔2017〕4號),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條 本辦法所稱的綠色礦山是指在礦產資源開發過程中,實行科學有序開采,對礦區及周邊生態環境擾動控制在可控制范圍內,使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的礦山,具備礦區環境生態化、開采方式科學化、資源利用化、管理信息數字化和礦區社區和諧化的特點。
第三條 本省行政區域范圍內,從事礦產資源開采的在建、生產礦山的采礦權人應當按本辦法建設綠色礦山。
章 綠色礦山建設
第四條 綠色礦山建設由采礦權人組織實施。綠色礦山建設情況作為礦業權人勘查開采信息公示的內容之一。
新建礦山在新立采礦權出讓過程中,出讓應對照綠色礦山建設要求和相關,在出讓合同中明確開發方式、資源利用、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土地復墾等相關要求及違約責任,礦山企業應按照綠色礦山要求進行規劃、設計、建設和運營管理。
生產礦山要因地制宜、結合實際加快改造升級,逐步達到綠色礦山建設要求。
第五條 礦山企業要樹立綠色發展理念,規范管理,推進科技創新,落實節約資源、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礦區和諧等社會責任,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積建設綠色礦山。
第六條 建設綠色礦山應編制綠色礦山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的編制、備案等工作按以下要求辦理:
(一)實施方案編制。所有新建礦山和生產礦山均需按自然資源部發布的《砂石行業綠色礦山建設規范》等行業規范要求,結合礦山實際情況,自行編制或委托有關機構編制實施方案。實施方案參考編寫提綱編制(詳見附件1)。
新建礦山應在取得采礦許可證之日起六個月內完成實施方案編制工作。本辦法施行前取得采礦許可證的生產礦山,應自本辦法施行之日起一年內完成實施方案編制工作。
(二)實施方案備案。采礦權人應將實施方案及電子文檔送礦山所在地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備案。
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應在每年 6 月20 日前將上半年實施方案的編制備案情況、12 月20 日前將年實施方案的編制備案情況上報市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市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應及時匯總上報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
(三)實施方案公示。實施方案應明確建設目標、建設內容、指標要求和進度安排等內容,實施方案摘要應在礦區公告欄、企業門戶網站公示,接受公眾監督。
第七條 礦山企業應在建設方案實施期內,完成綠色礦山建設工作;綠色礦山建設需延期的,應向礦山所在地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提交書面報告并說明原因。
第三章 綠色礦山申報與評估
第八條 申報綠色礦山,應滿足以下條件:
(一)達到綠色礦山建設要求;
(二)2年內未發生較大以上安生產與環保責任事故;
(三)未被列入礦業權人勘查開采信息公示異常名錄(經改正后移除的除外)或嚴重違法名單;
(四)在土地礦產年度衛片執法檢查等工作中,未發現存在違法違規行為,或整改已到位。
第九條 綠色礦山申報程序。
(一)完成綠色礦山建設任務或達到綠色礦山建設要求的礦山企業應進行自評估,編寫自評估報告,向礦山所在地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提交申請和自評估報告。
(二)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以購買服務的形式,委托第三方開展評估材料審查和現場核查,按照綠色礦山建設規范和我省綠色礦山評估指標進行評分,并出具第三方核查評估意見。得分低于85分的,中止本次申報入庫流程。得分在85分以上,且符合家和省有關綠色礦山建設要求的,經設區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后,納入本市綠色礦山建設名單,上報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
(三)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復核并隨機實地抽查部分礦山后,提出擬列入我省綠色礦山名單,向社會公示。大型礦山抽查比例不低于30%,中型礦山抽查比例不低于15%,小型礦山抽查比例不低于5%。
(四)公示無異議后,將名單上報自然資源部納入綠色礦山名錄,通過綠色礦業發展服務平臺,向社會公開,接受監督。
(五)由采礦權發證向納入綠色礦山名錄的企業授予“綠色礦山”牌匾或證書。自然資源部發證礦山企業由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授牌。
第十條 第三方核查評估機構應為在陜西省行政區域內注冊,具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能力的行業協會、事業或企業法人單位。第三方核查評估機構的上下級事業單位,或上下級公司及參股公司均不能接受礦山企業委托或主動為礦山企業,提供綠色礦山建設相關技術服務。
第三方核查評估采取預評估和現場核查評估相結合的方式,按照綠色礦山建設規范或綠色礦山建設地方,對企業自評估報告等申請材料進行審核,對企業綠色礦山建設情況進行現場核查,形成第三方評估報告。
第十一條 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責建立省綠色礦山建設庫。庫由相關方面的組成,參與綠色礦山的政策研究、第三方評估、實地核查、復核抽查、監督管理、制定和技術審查等工作。綠色礦山建設相關工作的組中庫內的不少于二分之一。
第十二條 申報材料。
(一)綠色礦山申報表;
(二)綠色礦山建設自評估報告;
(三)反映創建工作情況的實施方案、臺帳、圖片和影像材料等;
(四)第三方評估報告;
(五)礦山所在市、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審核意見;
(六)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七)申報材料電子版光盤。
以上申報材料須真實,如發現有弄虛作假行為,取消申報資格。
第四章 監督管理
第十三條 綠色礦山每三年復查一次,復查不合格的,給予半年的整改期;經整改仍不合格的,取消綠色礦山稱號。
(一)綠色礦山應在開展復查工作的前六個月,向礦山所在地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提交綠色礦山復查申請材料,包括復查申請、申報表、文字總結、相關附圖、照片、有關證明材料及光盤等。
(二)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參照第九條規定的程序,對申請復查的綠色礦山進行復查。
第十四條 綠色礦山建設工作須做到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出現以下情形之一的,由命名單位撤銷其綠色礦山稱號:
(一)礦山關閉、破產的;
(二)綠色礦山經復查且整改后仍未達到建設要求的;
(三)發生重大違法違規行為,受到自然資源、生態環境部門行政處罰的;
(四)弄虛作假騙取綠色礦山稱號的;
(五)礦山主動申請退出綠色礦山名錄的;
(六)其他原因不宜繼續保留綠色礦山稱號的。
第十五條 被命名的綠色礦山,如發生變更礦區范圍、開采方法、開采規模、企業分立或合并的,應參照第十二條的要求進行復查;如發生變更名稱、基本信息和聯系方式變化等情況,采礦權人應及時向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提出變更申請,逐級上報。
第十六條 新建礦山未履行采礦權出讓合同中綠色礦山建設任務的,相關采礦權審批部門按規定及時追究相關違約責任。
生產礦山不按要求推進綠色礦山建設的、未按備案的實施方案開展綠色礦山建設工作的,不予辦理礦業權協議出讓、礦區范圍擴大、生產規模提升等采礦權登記事項,限制申請各類財政專項補助資金。
第十七條 凡納入綠色礦山名錄的礦山企業可享受《土資源部 財政部 環境保護部 家質量監督檢查檢疫總局 中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 中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土資規〔2017〕4號)、《陜西省土資源廳 財政廳 環境保護廳 質監局 銀監局 證監局關于印發陜西省綠色礦山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陜土資發〔2017〕78號)及有關法規文件的鼓勵、優惠政策。
第十八條 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將會同有關部門每年度從綠色礦山名錄中遴選數量的綠色礦山給予表彰獎勵,發揮引作用。
第十九條 發揮地方行業協會的橋梁紐帶和技術支撐作用,強化行業自律。
十條 綠色礦山企業應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建立重大環境、健康、安和社會風險事件申訴-回應機制,及時受理并回應所在地民眾、社會團體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訴求,樹立良好企業形象。
十一條 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未依照本辦法的有關規定履行職責的,由上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第三方機構和參與核查評估人員,未認真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和,弄虛作假的,取消相應資格,禁止其參與綠色礦山購買服務或委托項目;情節嚴重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章 附 則
十二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期五年。
十三條 本辦法由省自然資源廳負責解釋。
綠色礦山建設實施方案
(參考提綱)
章 礦山概況
節 礦山基本情況。簡要表述礦山企業簡況。
節 礦山開采歷史概況。礦山開采歷史包括以往礦山開采的范圍、層位、開采方式、開采規模、開采時間等。
第三節 礦山開發利用現狀。包括礦山剩余資源及儲量,礦山現狀開采范圍、層位、開采方式,礦山剩余生產服務年限、年生產能力,相鄰礦山分布與開采情況,礦山基礎設施條件和生產經營狀況。
第四節 礦山地質(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情況概述。包括礦山地質(生態)環境狀況,礦山土地利用狀況,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制實施情況,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基金設立、繳存及使用情況。
第五節 礦山執行環保法律法規情況概述。包括礦山環境監測情況,礦山環保設施投入、運行情況介紹。
章 綠色礦山建設現狀
包括綠色礦山建設相關工作、以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主要問題。對照分析綠色礦山建設的差距,明確綠色發展需要解決的問題和難點。
第三章 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建設目標
節 指導思想
節 基本原則
第三節 建設目標。目標可以包括總體目標和年度目標。對照綠色礦山建設要求進行闡述。
第四章 綠色礦山建設任務
節 礦區環境面貌
(一)礦容礦貌
(二)礦山綠化
節 資源開發及綜合利用
(一)資源開發方式
(二)資源綜合利用
(三)礦區生態環境保護
(四)節能減排
第三節 現代化礦山建設
(一)科技創新
(二)數字化礦山
第四節 企業形象建設
(一)企業文化
(二)企業管理
(三)企業誠信
(四)企地和諧
第五章 綠色礦山建設主要工程
為實現綠色礦山建設目標,計劃達到各項指標所涉及的主要工程、主要工作量、經費估算、進度安排等綠色礦山建設相關工作內容。包含資源綜合利用類、環境治理類、科技攻關類、和諧社區建設類等項目。
第六章 保障措施
包括組織保障、制度保障、技術保障、資金保障等。
已有632人成功參與
細節問題可微信交流:1833606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