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譽鼎力時間:2019-06-03
如果您想了解我們的產品,可以撥打我公司的銷售熱線或點擊下方按鈕在線咨詢價格!
立即撥打電話享更多優惠:18336065555
【別等到連技術工人都沒了,再來談什么大工匠!】家在提倡工匠精,但技術工人的待遇卻遲遲沒有,導致內的制造業似乎目前后繼無人,很多小工廠招不到人,很多這一行的人紛紛轉行。
累,臟,窮似乎成了這一行業的標簽,培養一個熟練的技術工人,需要三到五年,人才需要十年以上,人才的流失使這一行在失血。
對于制造、礦山行業避之不及,是什么在“嚇”他們?
家要發展,民族要復興,的技術工人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理應得到社會的更多重視的工程師、制造工人為什么地位這么低?
“咱們工人有力量”的時代一去不返
想想2008年前,那時候的70后們要想進個像樣子的礦山嘎哈呢,還得托熟人,請客送禮之類的,跟孫子似的,F在呢?反過來了,沒有年輕人不再想進礦山工作了,即使老板們給漲工資,給各種福利,礦山工人也是現在年輕人擇業避之不及的地方。
一大批礦山行業如今世道不好,之所以還能勉強維持,是因為有一批60后、70后的農民工在支撐,他們上有老下有小,不敢歇,也不敢鬧,他們拼命干活的動力是子女不再進廠當工人,能夠改變家族命運。
80、 90一代,依靠著父輩的積累完成了轉型,考大學成為了他們一致的目標。干什么不好呢?干什么都比當工人舒服還掙錢多,這是他們一致的看法,計劃經濟年代當工人的榮光,一去不復返了。
人的人才觀存在問題,普遍不看好技工人員
當下,在高呼“知識改變命運”的,大家普遍認為,學歷就等同于知識,認為只要是個大學生都是人才,而大學畢業后干的工作就是既光鮮又高大上,雖然很多崗位只有三四千元的月薪,但卻遭到眾多大學生們的哄搶,這就是當下現狀。即便是這樣,人們仍然樂衷于讓子女接受大學教育,也瞧不起學歷相對低一點的技工人員。
長三角地區機械行業求職學歷分布圖
技工崗位發展通道狹窄,前景不理想
具體表現為,無論月薪多少,在現行體制下,技工的出路幾乎被定格在車間,繁重的勞作和無休止的加班往往會伴隨其部職業生涯。也難怪,人們口中的“白”崗位能吸引大學生哄搶,而技工崗位卻無人問津。
央視曾播出過《大工匠》系列紀錄片,講述中制造背后的故事。主角是一群牛逼的央企技能大腕。他們兢兢業業堅守在崗位上,懷著一顆赤誠之心,心意愛著他們的事業?赐曛,令人歡欣鼓舞,同時也堅定了一個決心:決不去當什么大工匠,太累了!工資還低!
還是應該從根本原因抓起,礦山人更需要被關注,被支持!
已有632人成功參與
細節問題可微信交流:18336065555